首页

医疗调教吧

时间:2025-05-30 01:05:41 作者:浙江诞生第1亿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科技赋能见证民生温度 浏览量:47850

  郭海英

  新学期伊始,由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抖音联合发起的2024“流动科学课”在广西启动。抖音科普达人联合中、西部地区的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学校,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为科学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带去优质科普资源。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出席了广西“流动科学课”启动仪式并作主旨演讲,同时为广西南宁刘圩镇中心学校师生作了题为《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主题讲座。

  科学课是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有助于学生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养。2023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在优化数字智慧平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方面,《意见》提出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链接科学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各界制作上线“科学公开课”,建立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学课、科学教育场所资源库,高效有序安排地方及学校选择使用。

  相较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我国边远地区存在着科学教育资源匮乏、科学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实验教学条件缺乏足够保障等困难。要补齐农村地区科学教育短板,亟须广泛调配多方资源,推动社会实践与中小学校教育活动融合的创新项目落地落实。2024“流动科学课”活动中,科普场馆、教育部门、短视频平台携手联动、优势互补,将科学家、科普达人、“云课件”等优质资源与现代科技馆体系科普资源结合,把“流动科学课”带到乡村青少年身边,对于提升乡村地区科学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短视频迅速普及,抖音上大量的优质科普内容经常被家长、教师作为“云课件”使用,有效降低了乡村孩子获取科学知识的门槛。2024年,抖音将持续邀约优质科普博主参与“流动科学课”活动,平台精选的科普知识类视频将以主题合集形式上传至全国流动科普设施服务平台,面向乡村学校开放使用。作为“流动科学课”的重要载体,科普大篷车已累计向全国配发1764辆,开展活动41.3万次,行驶里程5581.1万公里,服务基层公众3.53亿人次。多年来,科普大篷车充分发挥流动性强、覆盖面广、深入基层的突出优势,逐渐成为基层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教育部等18部门《意见》提出,强化部门协作,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生产线等平台、载体和资源,鼓励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科学教育社会课堂”专家团队,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由科技馆、教育部门、头部网络平台联合发起“流动科学课”,充分体现了多方协作、统筹协调的原则,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新媒体上的科普资源与科技馆体系、教育体系有机结合、优化整合,对推动探索科普教育新模式具有鲜明的示范带动作用。

  诚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所说,“科普尤其要在基层下功夫,当前科普大篷车和‘流动科学课’深入基层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这种形式非常好。”从刘嘉麒受邀担任抖音“流动科学课”首批授课专家,到多位科学家、抖音科普达人积极参与“流动科学课”活动,都表明该项目的社会价值获得了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认可,为加强中小学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网络平台和社会值得进一步加大投入。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接受国家监委监察调查

长三角C9联盟即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该联盟成员包括上海市黄浦区、杭州市上城区、南京市鼓楼区、宁波市鄞州区、苏州市姑苏区、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蜀山区、无锡市梁溪区、南通市崇川区。去年,区域内单位面积经济产出达9.55亿元人民币/平方公里,是长三角平均水平的11倍。

日本总人口降至1.24亿 连续13年减少

国家级非遗闽剧走进福州长乐侨乡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创新“厂站网联动”模式,全方位全流程节能降耗,2023年节约动力成本、药耗成本超1700万元;通过扩大集约采购范围,压降采购成本6505万元;多措并举筹措资金,持续降低融资成本,每年节约财务费用3900万元……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给排水总工程师陈伟雄认为,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供水投资业态。

“之江同心”宁波统一战线品牌矩阵发布 16个子品牌亮相

此次民歌主题航次将于3月31日从上海启航,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文化大讲坛、民歌表演、“学唱同一首民歌”体验课等,展现中国民歌的时代活力。

春和景明 尽享美丽春光

三、湖北公安机关查处一起“造黄谣”案。2024年2月,有网民传播某网红“下海”卖淫等谣言信息及淫秽视频,恶意“造黄谣”对相关当事人实施侮辱诽谤。公安机关查明自媒体从业人员聂某鹏为吸粉引流,收集色情信息,恶意拼接“造黄谣”文章,使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并在多个微信群转发炒作,导致该信息大量传播。目前,湖北潜江公安机关已对聂某鹏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